更新时间:
李女士想让被告退还她卡中剩余的钱款,但对方辩称,他们已经将店铺转让给了新的经营公司,因此无需承担退款责任。他们还表示,即使要退款,原告要求的九千多元也不合理,因为其中有六千多元钱是充值活动赠送的金额,这部分钱是不予退还的。
5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预付式消费司法解释正式实施。司法解释规定,收款不退、丢卡不补、限制转卡等“霸王条款”应依法认定无效。 预付式消费,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先交钱、后消费”的消费模式,比如在健身房、教育培训机构、美容美发等店铺充值办卡等等,不过,享受优惠便捷的同时,由此引发的纠纷也屡见不鲜!对于预付式消费的“痛点”,司法解释有何新规?消费者又该如何借助司法力量保护自己的权益呢?
李俊模:在您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不要着急,保持好平静的心情,及时找到您身边的铁路工作人员或我们执勤民警,反映出您的问题,讲述出您丢失的物品的具体特征、颜色、型号,以及您进站的轨迹、乘车的车次,还有您进站的时间,方便我们民警最快、最迅速地找回您丢失的物品。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模速空间”绘出了上海人工智能的“北斗七星”。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4月29日从“模速空间”获悉,无问芯穹、阶跃星辰、稀宇科技、商汤科技、斑马智行、星纪魅族、特赞科技等标杆企业形成“北斗七星”,秘塔科技、无限光年、它石智航等企业则形成群星态势,引领带动人工智能产业跃升发展。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 程惠炳:原先的法定代表人王某作为一人股东,在他经营期间也是接受了消费者支付的这些预付费的款项,在他不能举证证明他的个人债务和公司债务有一个明显分离的情况下,应该对公司的债务承担一个连带的赔偿责任,然后针对新的两个堂兄弟的股东,他们作为这种恶意注销公司的股东和清算组成员,也要对已经注销公司的债务来承担一个连带的赔偿责任。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板带首席分析师曹剑勇做《2025年钢铁市场一季度回顾与二季度展望》主题演讲,去年9月份以来大宗商品价格的政策预期极为敏感,2025年一季度强预期弱现实博弈格局延续,钢价震荡偏弱运行。此外,行业利润有一定改善,虽然原料下行也带动钢材成本重心明显下移,但钢材并无突出问题,利润呈现向下扩张结构。进入第2季度,受旺季因素推动,我国粗钢产量与需求环比均将呈现一定程度回升,但供给水平仍将高于需求水平。需求方面,消费总量将有所下降,结构延续分化。整体来看,第2季度钢材平均价格较第1季度可能继续下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