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福州4月30日电 (记者 石睿)2025年,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第十年。十年间,数字技术从实验室走进“寻常百姓家”;数据要素成为数字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数字经济涌现一大批“独角兽”企业,DeepSeek等国产人工智能产品为全球贡献“中国智慧”。
近年来,郯城县依托各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打破部门壁垒,联动图书馆、文化馆、新华书店等10余家单位,建立“文化资源清单”,积极指导社区开展各有特色的社区文化活动。非遗展馆、太极家园、科普实验室等20余个特色项目精准匹配民众需求,实现“月月有主题、季季有亮点”。
项目团队积极推进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搭建智慧工地平台。智能机械模块实时监测塔机数据,掌握运行状态,智能提醒,让塔机的危险操作做到可控可防;智能环境模块实时监测施工环境参数,辅以高清视频全面记录,出现异常可及时且有效地响应处理,助力现场绿色、环保施工;推广智能安全帽,一体化集成实时语音通话、现场视频实时传输、室内实时高精度定位、气体检测、照明及一键报警等功能,可满足远程指导及可视化管理需求,让项目安全管理配上一双“千里眼”。
生命流体数据集Aneumo基于466个真实颅内动脉瘤的几何形状开发,通过切除和变形操作生成超10000个合成几何形状(含466个无动脉瘤几何和9534个变形动脉瘤几何),涵盖流速、压力、壁面切应力等关键参数,为研究动脉瘤的发病机制和临床预测提供了宝贵资源。该数据集将为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预测提供多场景模拟支持,还可基于血流动力学原理助力优化血管支架、人工血管等医疗设备的设计流程。这将有助于加深对颅内动脉瘤病理特征和血流动力学机制的理解,并支持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加速心脑血管疾病诊疗方案的临床转化。
数字时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世界面貌,如何把握技术革新带来的战略机遇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点。《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到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复旦大学副校长、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院长姜育刚表示,高校作为人才集聚和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理应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中展现更大作为。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院长谢少荣也说道,作为高校科技工作者,要把培养具备原始创新能力、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高层次AI人才,作为核心任务。
第二十九条 支持民营经济组织依法参与数字化、智能化共性技术研发和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依法合理使用数据,对开放的公共数据资源依法进行开发利用,增强数据要素共享性、普惠性、安全性,充分发挥数据赋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