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经贸合作一直以来是中欧关系的“压舱石”。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双方贸易额超7300亿欧元,中国是欧盟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三大出口市场。
就连民进党及绿营内部,也对赖清德当局的软弱态度表示不满。有党内民代和所谓大佬呼吁赖清德,“适度保持对美国的强硬立场”“该硬就要硬”。
李治峰还强调,技术与创新的互补性为两国经贸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中国在电子、通讯、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等领域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而澳大利亚则在科技创新、清洁能源、医疗健康等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双方在这些领域的互补性,促进了两国经贸合作的多元化。例如,澳大利亚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与中国绿色产业发展需求高度契合,推动了双方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同时,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领域,中国的市场需求与澳大利亚的技术创新相结合,也为双方提供了共同发展的机会。
宁德4月7日电 (林榕生)7日下午,“同心·半月座谈”——“发挥侨力共谋发展 打好新时代新‘侨牌’”座谈会在福建省宁德市举行,海外闽商及高层次人才代表共话如何发挥侨资侨智侨力,打好新时代新“侨牌”。
纵横欧亚九千里,称雄商界500年。明清时期,晋商从引车卖浆、泪洒西口到汇通天下、海内最富,刻画了一个时期的传奇,也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商业符号。今天的新晋商,传承“诚实守信、开拓进取、和衷共济、务实经营、经世济民”的晋商精神,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绿色转型中再立潮头。
这几年,广东在吸纳优质外资的同时,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结合日益紧密,吸纳全球优秀人才,正是“强链”“补链”的关键一招。
作为中企在欧主要投资目的地之一,匈牙利方面在4月3日召开的中国—匈牙利经济联委会第21次会议上表示,中国投资为匈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