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北京4月30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多份学术期刊4月30日上线发表聚焦全球繁荣研究的系列社会科学论文,通过研究分析覆盖来自所有6个有人类居住大洲的22个文化和地理位置各异的国家及地区的逾20万人,探讨了来自全世界不同文化和社会的人们是否处于“繁荣”状态——即个人生活所有方面都很好的状态。
沉浸式导览剧《工业国潮》是“工博奇妙夜”的重头戏之一。其演员团队来自柳州市艺术剧院、柳州市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涵盖戏曲、舞蹈、声乐、话剧等艺术领域,通过跨界融合实现艺术表达创新。
数字技术创新再上新台阶,同步也在赋能千行百业。当前,大数据技术以其对海量、多样、高速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能力,正深刻改变着各个行业的运营模式与决策方式。未来,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将呈现出多维度深度融合与创新态势,涵盖技术架构、应用场景、安全治理和产业生态等多个层面。
来自武汉大学的AICoder团队获得“AI+图像编码”赛道一等奖,团队成员感言:“通过参与大赛,既可以与来自各个高校与业界的伙伴同台竞技,也可以有效检验团队能力,感谢大赛提供的机会,我们将努力成为能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做出贡献的人。”
复旦大学校长助理、上智院理事长吴力波认为,语料和数据是未来AI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但当前数据价值评估体系与开放治理机制仍不完善。她说:“当下需要探索能够针对科学数据非实体性、场景特异性、加工难度大、价值易变等特征,构建结合成本特征、公共属性与市场属性的定价机制,同时通过可信、可追溯的智能合约增进科学合作和信息共享。政府、非政府组织(NGO)、大型企业和科研机构是全球开放数据的主要来源,亟待各方共同推动多层级数据开放体系,夯实开放科学的数据基石。”
与网友互动时,青竹说:“学历不高的我,写出来的文字土气但真诚,得到你们的喜欢我很感动。”起初,青竹没想到要写书,直到2019年接触社交平台后,她在网上发布一些自己拍摄的图片和视频,并配一些碎片化的文字,在网上迅速走红。
生命流体数据集Aneumo基于466个真实颅内动脉瘤的几何形状开发,通过切除和变形操作生成超10000个合成几何形状(含466个无动脉瘤几何和9534个变形动脉瘤几何),涵盖流速、压力、壁面切应力等关键参数,为研究动脉瘤的发病机制和临床预测提供了宝贵资源。该数据集将为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预测提供多场景模拟支持,还可基于血流动力学原理助力优化血管支架、人工血管等医疗设备的设计流程。这将有助于加深对颅内动脉瘤病理特征和血流动力学机制的理解,并支持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加速心脑血管疾病诊疗方案的临床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