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同日开放“生生之道——中医药非遗主题展”。整场展览笼罩在浓郁的中药材味道中,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展示了近50项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此演绎中医药的根与魂、道与法、术与技,展开中医药融入生活、焕发生机活力的生动长卷。在这里,观众不仅能看到一服中药的诞生流程,还能亲自体验如何炮制中药。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从首次提出到颁布施行,民营经济促进法用时不到18个月,正如有专家指出,这样的立法速度在我国经济类立法史上堪称罕见,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这部法律的高度重视、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高度关心。
本次展览精选广西唐宋时期碑拓,突出其互动性、多元性、连续性。展览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篇章“边地志——王朝经略与民族交融”,通过《宁贙碑》《六合坚固大宅颂》《智城碑》《新殿记》《桂林盛事记》《范成大鹿鸣宴诗》《范公劝谕碑》等拓片,集中展示中央王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与经营,以及广西逐步融入中华文明体系的进程,勾勒出王朝开拓、民族共生的历史图景。第二篇章“南天魂——名士墨迹与文人风骨”,展出颜真卿《逍遥楼》、柳宗元《龙城石刻》、米芾《米芾程节唱和诗》、范成大《范成大、郑丙题名》、方信孺《古相思曲》等历代名贤在广西留下的翰墨瑰宝,传递名士不朽的艺术神采与精神气度。第三篇章“烟霞铭——胜地游踪与山水寄情”,通过《关杞白龙洞题名》《曹迈、李彦弼元风洞题记》《范成大复水月洞铭并序》《梁安世乳床赋》等摩崖石刻,再现古代文人墨客寄情山水、寻幽访胜的雅趣,赋予广西山水深厚的文化底蕴。
专家认为,法律为消费者织就权益保护网,也需要消费者主动运用真正发挥效用。遭遇预付式消费纠纷时,消费者应注意保全相关证据,妥善留存合同、付款凭证等,可以与商家协商,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借助司法力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中共壤塘县委副书记阿旺介绍,壤塘意为“财神居住的地方”,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项、省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上百个,建有传习所47个,还在上海、温州、景德镇等地建立传习基地23个。相较于2024年的200余件展品,今年展览展示的规模扩大至500余件。观众将看到壤塘唐卡画师绘就的雪域画卷,闻到以千年技艺制作的藏香,听到跨越千年时空的觉囊梵音古乐。
人民法院对拖欠中小民营经济组织账款案件依法及时立案、审理、执行,可以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保障中小民营经济组织合法权益。
在聊城市阳谷县,当地金谷社区联合阳谷县图书馆举办“阅读,让金谷更美好”主题诵读会,吸引社区工作人员、朗诵爱好者、志愿者及辖区幼儿园、中小学师生等150余人参与,现场书香弥漫,掌声不断。